嫁接的发明人
人们很早就发现林中树木枝条相互摩擦损伤后,彼此贴近而连结起来的自然嫁接现象,中国古代称为“木连理”。嫁接就是受这种自然现象的启发而创造的一种生产技术。在古代欧洲,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学者普利尼都先后提到过嫁接。 5世纪枝接和芽接技术在地中海地区的应用渐多。16世纪英国已有劈接、冠接和舌接等枝接方法。芽接技术在欧洲普遍应用是在17世纪以后,当时主要用来繁殖桃、油桃、杏等核果类果树。
中国关于嫁接的早期记载见于《氾胜之书》,内有用10株瓠苗嫁接成一蔓而结大瓠的方法。北魏《齐民要术》对果树嫁接中砧木、接穗的选择,嫁接的时期以及如何保证嫁接成活和嫁接的影响等有细致描述。 在6-13世纪的几百年中,嫁接技术在牡丹和菊花等观赏植物和果树方面有很大发展。南宋时韩彦直在其著作《橘录》中赞美柑橘嫁接技术的神妙时称“人力之有参于造化每如此”。13世纪由于蚕桑的发展,桑树嫁接受到重视。17世纪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谈到嫁接和培养相结合可促进植物变异。到了清初,《花镜》等著作进一步肯定了嫁接在改变植物性状方面的效果。
应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嫁接的历史还不足100年,但发展十分迅速。
嫁接技术是什么
秋末将砧苗起出,在沟中或窖内假植,1~3月份时用裸根砧苗嫁接(砧苗应先在温室20℃左右催醒10天),接后置于湿锯末温床保湿,放在温度28℃下约20天,待伤口愈合后再移栽到田间。室内嫁接较易控制温度和湿度,有利于促进愈合成活,但直接移植于田间往往成活率较低,故多采用将已愈合成活的苗木移植于塑料棚中或者在室内嫁接后直接栽于塑料大棚,但需对棚内采取增温和保湿措施,愈合成活后,随气温升高,逐渐撤除大棚塑料膜,秋季出圃,可免去移植的损失。
古代嫁接技术
嫁接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首先创造的一项农业技术。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2000多年前的《周礼》中有关于“连理木”的记载。所谓的连理木就是自然接木。两株靠得很近的树由于并靠得很紧,树皮擦伤后愈合在一起,形成连理枝。土壤内的根也可生长在一起形成根连理。在自然接木启示下,人们将两株植物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了嫁接技术,因而最早出现的是靠接法。公元前1世纪西汉氾胜所著的《氾胜之书》提到“下瓠子十颗,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不过数日,缠处便合为一茎。留强者,余悉掐去,引蔓结子。子外之条亦掐去之,勿令蔓延。”这是我国有关草本植物嫁接的最早记载,是同种植物间的靠接,目的是生产大瓠,果熟后作容器或水瓢。
此外北魏贾思邈的《齐民要术》,唐代韩鄂的《四时纂要》,南宋初年韩雁直《桔录》,元代的《土农必用》,明《群芳谱》,清《花镜》。。。。。。等都有详细描述。
(摘自《植物嫁接-理论与实践》,由于太长打字太慢,若需要追问我,我发图,sorry)
嫁接的技术要领哪些
嫁接方法有根部枝接、枝接(包括劈接、切接)和芽接(包括丁字形芽接,带木质芽接)。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方法:
(1)皮下接。多用于比较粗的砧木(3~5年生基部直径0.8~2厘米以上为好)。接穗可采用一年生枣头一次枝或2~3年生带有2~3个枣股的二次枝,剪接长度15厘米左右,上端距结果母枝或正芽0.5厘米剪平。下端从结果母枝或正芽背面下方向下削成长约3厘米的斜面。其相对之侧削去其表皮成一小斜面;将截断的砧木,选树皮光滑的一侧,用刀垂直切开皮层至木质部,长约3厘米,然后剥下砧木切口插入。要使接穗削面的形成层对准砧木形成层,尖端对正切缝,手指按紧砧木切口,慢慢插入。接穗削面稍露出接口,并用宽约3.3厘米(1寸)的塑料薄膜带严密包扎接口和砧木截口,亦可低接埋土覆盖,高接则可用塑料薄膜套装。
(2)劈接。此法不论砧木粗细均可应用,但以直径1.5厘米以上的大砧为好。砧木细者仅用一个接穗,粗者可用2~4个接穗。将截断的砧木从中央纵切一缝,粗砧可十字切开。接穗的长短及削法与皮下接大体相同,惟下端两面均削成3厘米长的斜面。细接穗斜面宜短,粗接穗则削面可稍长。然后将其插入砧木的切缝中,如砧木较粗,务须插入接穗紧结一边,使砧穗形成层互相密接。砧木细时接后还需绑缚,最后套塑料袋或埋土即可。
劈接法也可以用于高接改换品种。高接时,应选择枝径2厘米左右的部位,并注意树形和骨干枝的安排。接口要用塑料薄膜包严缠紧,并用液体接蜡涂抹露在外面的接穗枝面和剪口。
(3)舌接。此法常用于葡萄室内枝接,适用于砧穗同粗。将砧木剪留8厘米左右,用刀将砧木上端及接穗下端削成长度3厘米左右同样大小的马耳形斜面并于新削成的斜面上距尖端1/3处下刀,与削面接近平行切入一刀,使两个斜面均分离成舌状,然后相互嵌合,再用麻皮和塑料带绑缚即可。
以上三种方法,还可以利用冬季农闲季节,将砧木掘起,于室内嫁接后沙藏,在适温条件下接口部分愈合后,春季进行圃内栽植。
(4)芽接。芽接省工、省接穗,但要等到树木离皮时才能进行。枣树芽接时间在6月下旬,当枣头伸长30~50厘米时,即发育枝刚抽出二次枝时进行。芽接要选当年生枣头上的三芽;芽接又分不带木质芽接和带木质芽接两种。不带木质芽接:用于0.9~1.2厘米以上的砧木。削芽时:剪下枣头,挑选健壮饱满的主芽,在主芽上方横切一刀,再在芽下1.2~1.5厘米处,由下向上平行地削下主芽,削时稍点木质部,剥下芽皮片,然后在砧木离地面5~10厘米左右的地方,选光滑的一面,用芽接刀横切一刀,再在横切口的中间向下切1.8~2厘米的“丁”字形切口。把芽片插入“丁”字形口中,使接芽贴紧砧木木质部,上面对齐,两边包回,用麻绳或塑料带绑紧切口,露出芽子,然后在距离嫁接部位1厘米高处,把砧木顶部剪掉。带木质部的芽接:把一次枝和二次枝上的主芽,用削主芽的方法削下来并带少量木质部,然后用芽接方法进行嫁接。捆绑好后,用修枝剪剪椿即可。
(5)单芽插皮接。它综合了插皮接与芽接的优点,避免了劈接操作麻烦、费工,受砧木粗度限制和丁字形芽接取芽的困难,装芽不易,不好绑扎等缺点,大大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和速度。其具体操作技术是:首先在砧木距地表1.5厘米处,用芽接刀切开丁字形切口,然后,选半木质化或木质化的枣头,截取3厘米长做接穗(二次枝以上约长0.5厘米,二次枝以下约长2厘米),削成鸭嘴形(中间留有一层老皮,接穗以横断面上看呈梯形),最后将鸭嘴形带木质的芽片插入砧木切口,捆紧即成。
在用野生酸枣做砧木嫁接时,嫁接部位宜稍低,以利埋土保持接穗湿度和防止风吹倒伏。
嫁接的方法哪些
除了天然的靠接法外,随着人们的实践,又发展了多种嫁接方法,如切接法、劈接法、舌接法、皮接法、芽接法、根接法等等。
嫁接能不能成活,关键在于砧木和接穗间有没有亲和力。一般血缘关系愈近,亲和力愈强,愈易成活。如同种间、同品种间进行嫁接,较易成活。另外,还需注意嫁接时的季节,如落叶树要进行枝接,在春季枝条发芽前最适当。常绿树在发芽后的生长旺盛期最适当。因为这时候细胞分裂频繁,只要接穗和砧木两者的形成层相互对准,接口光滑,接触紧密,接口处包扎好,防止雨水侵入,加强养护,嫁接成活率就较高。
嫁接的技术要领哪些、嫁接技术,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