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和作用
土茯苓
别名:禹余粮、白余粮、草禹余粮、刺猪苓、过山龙、硬饭、冷饭团、仙遗粮、土萆薢、山猪粪、山地栗、过冈尤、山牛、冷饭头、山归来、久老薯、毛尾薯、地胡苓、狗老薯、饭团根、土苓、狗朗头、尖光头、山硬硬、白葜、连饭、红土苓、山奇良
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及暗色菝葜的根茎。
归肝;胃;脾经
功效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
主治梅毒;淋浊;泄泻;筋骨挛痛;脚气;痈肿;疮癣;瘰疬;瘿瘤及汞中毒
性味甘淡;平
内服:煎汤,10-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临床运用:
1.治疗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对晚期麻痹性痴呆,不仅脑脊液康、华氏反应转阴,而且精神症状亦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用量:成人每日用土茯苓1.5-2两,水煎,2-3次分服,以10-20日为1疗程。但亦有每日量用至2-8两的,疗程有长达2个月的。
2.防治麻疹:预防用100%煎液内服,3岁以下每日30-50ml,3-5岁50-60ml,分3次服,连服3日。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以上剂量亦可作为治疗之用。
3.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每日用4-8两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肠,7日为1疗程。
4.治疗急慢性肾炎:每日3两,水煎,分3次服。退肿作用较好,服后小便增加。亦有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肾结核的报道。
5.治疗颈淋巴结核:每日用鲜品1斤,水煎分2次服。
《纲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按《中山经》云,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恐即此也。......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
《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土茯苓的功效和作用,土茯苓和哪些食物相克呢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土茯苓的功效和作用!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毒。归肝、胃、肾脾经。开散降泄。用本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等配伍同用。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土茯苓的别名仙遗粮、土苓、红土苓、山猪粪、毛尾薯、山遗粮、山奇良、刺猪苓、过山龙、山地栗、过冈龙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味甘、淡,性平。有毒。归肝、胃、肾脾经。开散降泄。用本品治梅毒,可配合金银花、白藓皮、威灵仙、甘草等同用。现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疮毒,常与白藓皮、地肤子、苦参等配伍同用。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上用治钩端螺旋体病,有一定疗效。土茯苓适合人群肝肾阴虚者慎服。土茯苓食物相克服时忌茶。土茯苓做法指导凡治梅毒,可单用本品大剂量煎汤频服,或与生苡仁、金银花、防风、木通等配伍。凡湿热淋浊,小便赤涩者,可与木通、蒲公英、扁蓄等配伍,以利尿解毒泄浊。
土茯苓的用法与功效
【别称】草禹余粮、冷饭团、仙遗粮、过山龙、过岗龙、山归来、连饭。
【形态特征】攀援状灌木。根茎块根状,结节明显,须根多。茎无刺。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七~八月开单性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梗极短;花小,白色。九~十月结果,浆果球形,直径六~八毫米,红色,其根茎可入药。秋季采挖的根茎为佳,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备用。
【生长环境】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四川、贵州等地。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生长。
【性味功效】味甘淡,性平,无毒。除湿解毒,利关节。
【验方精选】第一方:60克土茯苓。
用法:研为细末包煎,每日1剂,2次分服,15剂为1个疗程,通常服药2个疗程。
主治:牛皮癣。第二方:60克土茯苓,12克皂角刺,10克苦参,10克日花粉。
用法:水煎服。
主治:急性乳腺炎。第三方:150克土茯苓。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急慢性肾炎、肾结核。第四方:30克土茯苓,25克夏枯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颈淋巴结核。第五方:150克土茯苓。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主治:肺脓疡。第六方:150克鲜土茯苓。
用法:水煎服。
主治:咽喉肿痛。第七方:半斤鲜土茯苓,苍耳子、金银花、白藓皮、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梅毒。第八方: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痈肿,腹泻。
土茯苓什么功效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含皂苷、鞣质、树脂等。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中药土茯苓什么功效?
土茯苓
【英文名】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 的干燥根茎。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 ~5cm。
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
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 1~ 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粘滑感。
无臭,味微甘、涩。
【炮制】除去杂质;未切片者,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
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1、梅毒。
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
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
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
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
多吃为好。
【用法与用量】15~60g 。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以下为清朝名医黄元御在《玉楸药解》中对土茯苓功效的描述:
土茯苓 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经。利水泻湿,燥土健中,壮筋骨而伸拘挛,利关节而消臃肿,最养脾胃,甚止泄利。
土茯苓燥土泻湿,壮骨强筋,止泄敛肠,极有殊效。善治痈疽瘰疬、杨梅恶疮。
土茯苓什么功效、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就介绍到这里啦!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